首页

女王坐脸各种坐姿

时间:2025-05-30 02:55:29 作者:为什么有些人一吃刺激性食物就腹泻? 浏览量:18549

  中新网银川5月29日电 (记者 杨迪)夏天到了,烧烤、小龙虾搭配冰镇饮料,成为不少人的“饮食标配”。但有些朋友一吃刺激性食物就会腹泻,满足了口福却难为了肠胃。什么是“直肠子”?如何调理好我们的肠胃?5月29日世界消化健康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丁晓玲接受采访,进行解答。

  丁晓玲介绍,刺激性食物引起的腹泻,主要有三种原因:第一个就是肠道比较敏感,吃了火锅、冷饮等刺激性食物,肠道就会受到刺激,出现腹泻。第二个是“肠易激综合征”,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后,肠道就像一个“会发脾气的小孩”,出现痉挛、腹痛,但排便以后,这个症状就会缓解。第三个因素是肠道菌群失调了,当吃了不合适的东西时,肠道就会出现这种“翻车”的情况。

  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吃完东西就想上厕所,俗称“直肠子”。丁晓玲介绍,在医学上这一现象被称为“胃结肠反射亢进”,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“当我们吃完食物以后,身体会‘告诉’结肠,你来‘任务’了,要腾出一些空间。”丁晓玲表示,出现这种现象时,只需观察大便的形状、性状有无异常,是否有便血,如果一切正常,就不用过度担心。

  丁晓玲介绍,在调理肠胃方面,应做到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。首先要规律进食,第二要细嚼慢咽,第三要学会“挑食”,“比如容易胀气的人群,就要少吃豆类食品、洋葱,尽量避免喝碳酸饮料;如果有胃酸反流增多的人,就尽量不要去吃奶油、咖啡、浓茶、巧克力这些食物。”

  “三不要”则是指不要在吃完饭以后立刻躺平,不要滥用药物,不要忽视腹痛、便血等“信号”。

  “其实,胃肠是情绪的一面‘镜子’,也是饮食的一位‘考官’。吃对、吃慢、吃好,保持心情舒畅,就是最好的养胃药。”丁晓玲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俄罗斯莫斯科州音乐厅严重恐袭事件已致93人死亡

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,政策效果已有所显现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.3%,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.8%;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.0%,高于制造业投资0.5个百分点;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.1%,比上年同期加快2.1个百分点。

为全面落实“三适当”原则,提升服务品质与客户满意度,泰康人寿在2023年3月上线《客户适当性风险评估问卷》,并于2024年再度优化。保险代理人面向客户销售产品时即交由客户填写该问卷,之后在客户投保流程予以校验或补填。

消博会港企参展面积创新高 港商盼加速北上

一位来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学员深有感触地说,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深入基层,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,用群众身边的小故事讲好改革的大道理,充分展现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。在关键时刻、重要节点上,要敢于发声、善于发声,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。

阿里地区推进文旅融合释放经济新活力

临近“双11”,热带植物售卖直播间沸沸扬扬,龟背竹、海芋、蔓绿绒、花烛……它们依次被挂在小黄车里,稀有且颜值较高的则被早早抢购一空。这些生长在热带的植物,拥有较高的颜值,从“普货”到“贵货”,圈粉无数。

“2·14”恶性撞船事件仍未善后 国台办指民进党当局出尔反尔

3月8日电 最高检工作报告说,2023年,检察机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。依法办理涉外刑事案件4243件、刑事司法协助案件220件,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,促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。最高人民检察院开通英文官方网站,在陕西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,巩固深化中国—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、金砖国家总检察长会议、国际检察官联合会等多边司法合作机制,发挥中国—东盟成员国检察官交流培训基地作用,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,助力大国外交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